在高效液相色譜(HPLC)與超高效液相色譜(UHPLC)分析中,液相色譜C18預柱守護著昂貴的分析柱,攔截樣品中的顆粒物、強保留雜質與基質成分,延長主柱壽命,保障分離效果的穩定性。然而,不當使用不僅無法發揮其保護作用,反而可能引入死體積、增加背壓,甚至污染系統。掌握科學、規范的使用方法,是讓
液相色譜C18預柱提升色譜系統整體性能的關鍵。

一、選型匹配
固定相匹配:
預柱填料必須與分析柱一致(如C18),避免因化學性質差異導致峰形畸變或保留時間漂移。
粒徑與孔徑匹配:
預柱粒徑(如5μm)應≤分析柱粒徑,孔徑(如120?)相同,確保流動相與樣品兼容。
柱規格選擇:
內徑:通常2.1mm或4.6mm,與分析柱匹配;
長度:10-20mm,過長增加背壓,過短保護不足。
二、安裝規范
位置選擇:
安裝于自動進樣器與分析柱之間,確保所有樣品先經預柱過濾;
若使用柱溫箱,預柱應與分析柱同溫。
連接方式:
使用零死體積接頭或預柱卡套,避免產生額外死體積,影響峰形;
接頭擰緊力度適中,防止過緊損壞螺紋或過松導致泄漏。
方向確認:
預柱有明確流向標記(→),必須與流動相方向一致,不可反接。
三、使用前活化
目的:
去除預柱內保存液(通常為有機相),潤濕填料,確保良好潤濕性。
步驟:
以低流速(如0.2mL/min)用強溶劑(如甲醇或乙腈)沖洗10-15分鐘;
再用初始流動相平衡15-30分鐘,直至壓力穩定、基線平穩。
四、樣品處理
樣品前處理:
所有樣品必須經0.22μm或0.45μm濾膜過濾,去除顆粒物;
復雜基質(如血清、組織提取液)建議進行蛋白沉淀、液液萃取或SPE凈化,減少強保留雜質。
進樣量控制:
避免超載,通常≤20μL,防止預柱過早飽和。
五、運行監控
壓力監測:
定期觀察系統背壓,若壓力異常升高(如上升>15%),提示預柱堵塞。
色譜性能:
若出現峰形拖尾、保留時間漂移或基線波動,可能預柱污染或失效。
更換信號:
壓力持續升高,經沖洗無效;
分離效果明顯下降,且排除其他原因。